AI领域不同于其他任何领域。它不仅是币圈的AI,更是全人类的AI。AI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未来几十年内,或许我们的后代会将这一时期称为人工智能的第五次工业革命。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AI都将是人类关注的焦点,同样也会成为币圈的热点。自从GPT-3.5问世以来,AI的能力震惊了世界,也深刻影响了币圈。2023年GPT-3.5发布,以及2024年Sora发布都引发了币圈AI板块的热潮。如今,科技巨头们正展开科技竞赛,争夺未来AI的话语权,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
因此,AI赛道上必然会涌现出市值百亿美元的项目。当然,这个赛道也存在大量试图趁热捞一笔的项目。因此,我们需要具备火眼金睛,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区块链AI项目。以下是我认为的重要方向:
1.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网络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网络的意义在于:1)防止中心化巨头掌握过多权力;2)群策群力,聚合优秀的中小型团队。
Bittenso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生产有竞争力的数字商品。这些商品可以是机器智能、存储空间、计算能力、蛋白质折叠、金融市场预测等,并获得 TAO 奖励。
Bittensor 的架构分为两层:底层是基于 Polkadot Substrate 的区块链,负责执行共识机制并激励网络;AI 层负责推理、训练,并确保 Bittensor 协议节点之间的输入/输出兼容性。
Bittensor的核心是子网。子网是一个竞争市场,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子网或参与现有子网,通过支付注册费用(以 TAO 计价)创建子网。子网之间相互竞争,以实现优胜劣汰。现有子网包括大语言模型、微调模型、语言翻译、数据等。
2. 去中心化算力
在AI赛道中,去中心化算力占据重要位置。AI的三大要素是数据、算法模型和算力,而算力是硬件需求。摩尔定律规定硬件性能每18个月翻倍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在当前全人类AI时代,科技巨头的AI竞赛和应用端的爆发式需求导致GPU需求巨大,算力供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去中心化算力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汇集全球闲置AI算力,满足市场对GPU的需求。
去中心化算力平台还有一个优点:比起云中心的GPU服务,去中心化算力平台使用不需要复杂的合同流程审核,价格上也有优势,仅为1/5至1/10。
Arkash和Render是该领域的老牌选手,各自有优势。但从GPU接入数量来看,新参赛选手Aethir和io.net已经远超它们。根据Layergg的数据统计,Aethir的GPU数量超过4万,io.net超过2.2万,而Arkash和Render的GPU数量仅在百或千的量级。
3. AI的Web3平台
除了巨头的通用大语言模型,还有大量未被满足的实际需求。例如,数据敏感行业(如医疗、教育等)、公司积累的市场经验、专家拥有的专业知识、解决特定问题的优化算法。这些需求基本诉求有两个:数据或知识的保护及经济回报。基于区块链的AI平台可以完美满足这两个需求。
KIP Protocol 是一个安全且高效的去中心化 Web3 底层协议,为AI创造者(数据拥有者、算法模型制作者、AI应用开发者)提供:
7月17日,KIP Protocol 宣布与Moemate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Moemate使用 KIP 协议构建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将超过300万用户引入 Web3。
4. 真实人类保护
随着AI的发展,AI已经与真人无异,包括语言表达、图片(包括人物照片)、视频等。在互联网上,难以区分账户背后是真人还是AI。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上证明自己是真人?如何区分真人和AI,监测AI的潜在不利影响?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作真人身份证明,加密存储生物信息并保证无法篡改,同时在不泄露细节的前提下进行真人证明。
Worldcoin 由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创办,旨在建立一个人类拥有的全球性数字身份和金融网络,通过Orb生物识别扫描实现每个个体的全球注册,以可靠地区分人类和机器。Worldcoin以Op stack创建Layer2,所有人类的生物信息都会使用Zero Knowledge Proof(ZKP)技术保证隐私,任何第三方都不会直接获得。该协议的激励机制使用WLD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