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并行EVM"近来成为热门话题。多年来,提高每秒交易处理量(TPS)一直是不懈追求的目标。Layer2技术代表如Rollup已经在区块链上得到广泛应用。与此不同的是,并行EVM有望将TPS提升到百万级别,其在技术革新和应用创新方面的潜力不容小觑。
尽管并行EVM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关注。例如,Movement Labs今年4月刚刚获得了3800万美元的投资。为何要继续提升TPS?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基础设施的持续改进,应用层面的技术革新才能真正发生。正如人类追求更快CPU/GPU硬件和更快互联网速度一样,区块链性能的提升似乎已深深植入人类基因。想象一下,在2G时代只有文字短信,移动互联网革命怎么可能发生?在区块链行业,只有当TPS达到一定水平,才会孕育新型应用的创新。
我们已经尝试了多种提高TPS的方法,有些取得了成功,有些则失败了。例如,增加区块大小导致了BTC的分叉(BCH和BSV)、采用新的共识机制、减少出块时间等。这些措施可能需要多个周期才能成熟并落地。上一个周期,以四大天王为主的Rollup公链大行其道。而当前周期,可能会成为并行EVM实现和落地的时期。
那么,并行执行是什么?与之相对的是串行执行。串行是按顺序依次进行的过程。比如,在旅游高峰期,如果只有一个检票口开放,游客必须排队逐个通过,这就是串行。而在检票口增加到10个的情况下,游客可以在不同的检票口同时办理,效率将提升数倍,这就是并行。计算机系统可以并行工作,区块链系统理论上也可以实现并行处理。
当前以太坊等主流公链大多采用串行执行。虽然并行化带来了显著的优势,但在区块链领域实现并不简单。例如,如果地址A向地址B转账,此时地址A恶意行为,通过并行处理向地址C发送同一笔转账,那么地址B和地址C都会收到同样的转账,这就是并行处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业界提出了多种解决并行执行冲突的机制,包括消息传递、共享内存和严格状态访问列表。
在现有技术中,Solana、以Move语言开发的Aptos和Sui等都采用了并行执行。它们的高TPS可以轻松达到万级。然而,它们不兼容EVM,具有自己的虚拟机,导致生态系统的分隔。而并行EVM的目标是既兼容EVM,又能实现并行执行。
在并行EVM的发展方向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现有的并行执行公链兼容EVM,比如Neon,它在Solana网络上实现了EVM模拟器。另一种是在现有的EVM生态系统中增加并行执行功能。后者又可以细分为利用现有并行执行公链的虚拟机和自主开发并行执行逻辑两类。Movement Lab作为一个例子,引入了Move虚拟机的以太坊Layer2解决方案,兼容EVM生态,并且利用Move语言的优势。
Movement Lab的M1和M2网络以及相关工具将支持开发者在以太坊上部署高效的Layer2解决方案。M2主网的关键特性之一是其EVM并行化能力,通过Move语言和Sui的并行化模型,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EVM交易执行。这一转换过程保留了原始EVM代码的语义,并利用Move语言和Sui执行模型的并行化优势。
为了推动Movement Lab网络的发展和采用,团队还在开发Movement SDK、Movement CLI、Fractal和Hyperlane消息基础设施,为开发者提供构建和部署应用程序所需的资源。通过完全兼容EVM的能力,开发者可以在平台上轻松部署Uniswap或任何智能合约,从而加速区块链应用的发展。
总结来说,Movement Lab作为并行EVM技术的先锋,利用其强大的性能和安全性,正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下一个发展阶段。通过实现EVM的并行化,它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创新和应用部署的可能性,将继续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