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钱其实并不在你的借记卡里,借记卡只是授权你的银行帐户向银行系统数据库发送交易。同样,你的代币也并不在你的加密钱包里。加密钱包只是持有私有密钥以证明对数字资产的所有权,而这些资产是存储在公共区块链网络上的。私钥能让你对加密钱包交易进行授权。区块链交易是不可逆的,而传统银行交易则具有更大的可逆性和更多保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块链资产的使用风险要高于传统资产。
如果你弄丢了私钥就相当于弄丢了信用卡,并没有像注销银行卡这类的第三方安全保障。虽然如非托管钱包这样的选择可以让你完全控制数字资产,但同时也要求你承担更大的责任、具有更全面的安全知识,以保护自己的财富安全。
加密钱包是所有人加入Web 3.0经济的唯一入口,这意味着钱包提供商将产生巨大流量,让自己成为市场上具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更大的钱包需求也促使钱包提供商进行更多创新活动,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增强安全性。
加密钱包有多种形式,安全性和便利性各有不同:
离线钱包(冷钱包):密钥存储在硬件设备中,如U盘(账簿),只有当你想使用加密货币时才会联网。
在线钱包(热钱包):秘钥存储在应用程序或软件中,与你的设备一起联网。
加密钱包还可以分为托管钱包和非托管钱包:
托管钱包:由受信第三方持有私钥,并由其在区块链上安全存储数字资产。这也意味着用户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资金。这种类型的钱包主要由美国主要加密交易所或专业托管服务机构等实体提供。
非托管钱包:一种让用户完全控制自己秘钥和资金的钱包。非托管钱包可应用于浏览器、软件或硬件。
随着加密钱包领域的发展成熟,数十种加密钱包相应诞生,这些钱包不仅更加安全性,还提供了更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更完善的支持服务。
在20世纪90年代现代银行体系兴起之前,人们普遍对自己的资产进行自我托管。后来电子商务兴起,如果没有银行账户,或者没有受法律法规保护的其他形式的受信第三方,那么很大一部分经济活动(线上交易)将变得难以参与。
如果没有现在的银行体系,生活在美国的人可能需要拎着一个装满现金的大手提箱,穿越半个地球,来到新加坡购买艺术品。他们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去保障自己金融资产的安全。而当前现状是,资产托管由第三方进行,全球电子交易可以相对无缝进行。
然而,为了追求便利性要做一些权衡取舍。当你把一大笔钱汇到大洋彼岸时,你需要相信你的银行会履行他们的承诺,万一银行偷了你的钱,你还需要相信法律能护你周全。另外,银行是有上下班时间的,有时周末是不能进行国际贸易结算的,非常不方便。
如果你想在海外购买东西,但却生活在一个不能信任政府或国家银行的国度,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求助于非托管钱包,区块链支付可以帮上忙。然而,这也要求用户再次承担起自己保护资产的责任——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倒退到现代银行出现之前人们保存现金和实体资产的方式。
随着金融科技和数字银行技术的兴起,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信任第三方来保护他们的资产。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一代已不再将现金和黄金存放在国内的实体金库中。相反,他们把大部分资产存在银行,因为他们认为银行体系和法律是可靠的。
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也是如此。因此,许多人选择由受信任的第三方提供的加密托管服务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将网络风险转嫁给专业公司,同时利用公共区块链应用程序帮助自己做最擅长的事。
然而,由于对加密货币托管的监管还有待完善,即使在美国或欧洲等严格的监管环境中,客户仍然可能发现,就算信任像Celsius或FTX这样的中心化托管服务平台,自己也容易遭受财务损失。
此外,托管服务和技术提供商之间也是有区别的。(1)托管服务以可访问的、受保护的和规范的方式存储并管理客户资产。另一方面,(2)托管技术提供商提供底层技术服务,以强化托管解决方案,优化与生态系统应用程序的交互体验。托管服务和技术提供商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技术提供商无权转移客户的资金。相比之下,托管人可以在最小程度的监管情况下自由转移或利用客户的资金。
像Bitgo(为本文提供了信息和数据)这样的第三方既提供合格的托管服务又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为客户选择及改变托管设置和需求带来了灵活性。
在寻找可靠的托管服务时,出于几个原因,我们往往对于什么样的托管人才是“合格的”托管人存在困惑。不仅因为不同国家对这一业务有不同的规定,还因为托管和技术提供商服务也存在不同的发牌制度。有些国家允许托管服务获得技术供应商牌照,但这并不等同于它们可以或最终可以获得托管牌照从而成为合格的托管人。
因此,客户必须对具体法规、牌照和保险政策有充分的了解,这将有助于他们避免因信任失误导致的经济损失。
鉴于99%的全球交易仍以法定货币结算,所以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加密钱包除了存储BTC和ETH等波动性较大的数字资产之外,还可用于存储USDC/EURC(私人发行)或CBDC(央行发行)等挂钩数字货币。随着公共区块链应用层的增长,我们可以预期,直到加密货币成为跨国法定货币之前,对数字资产托管的需求将会上升。
此外,我们无法预测区块链市场是否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即特定区块链主导市场),还是会迎来一个多链世界,不断有新的区块链(包括公共链和私有链)频繁进入市场。
然而,这个问题对普通用户来说重要吗?他们在乎吗?
电子商务用户在网上购物时,他们只关心包裹是否能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快速地送达。他们并不关心卖家是自己配送包裹,还是与联邦快递或美国邮政等物流方合作。
同样,当web 3.0应用程序得到广泛采用时,用户可能不会特别关心具体使用的是哪些链或者处理交易的是哪个钱包等细枝末节。期望用户成为使用web 3.0应用程序的区块链专家就相当于要求互联网用户成为HTTPS专家一样,是不现实的。
互联网用户并不关心他们喜欢的平台是运行在什么服务器上或者云提供商是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是否可以使用某项服务。最重要的一点一直都是用户体验(便利性)和安全性(隐私、资金),将来也会如此。
因此,当普通用户发现一个有趣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或区块链游戏时,他们可能不会关心这些应用程序建立在什么链上,他们需要使用什么跨链协议才能玩游戏。事实上,他们只会问自己:“我能用这个钱包访问那些应用程序吗?”,“那个钱包是不是比其他钱包更安全、更容易使用?”,这些问题和我们在使用网络浏览器时关心的问题是一样的。
这就把所有艰巨的任务都留给了钱包开发者,他们会因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获得奖励,并将他们的解决方案转化为有利可图的业务。
由于加密钱包是web 3.0经济的主要接入点,钱包提供商将有机会通过增加客户使用量和入金选项(直接法币交易、跨链交易等……)获得议价能力。
目前,加密钱包提供商采用的最流行的盈利模式要么是销售硬件设备,从加密货币/法币交易中赚取利润,要么是通过整合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直接交易从中赚取利润。钱包提供商作为web3经济活动的流量瓶颈,拥有利用跨链流动性和流量的机会。
当交易量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而逐渐增加时,钱包提供商将开始建造经济护城河和进入壁垒,同时从其产生的流量中获利。这种更强的议价能力将使钱包产品成为其他DApp和DEX协议更有吸引力的B2B合作伙伴,将其转变为B2B2C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流行得益于万维网、搜索引擎以及基础设施和应用层的无数创新。15年前,每当用户将USB插入电脑时,他们都必须小心谨慎,知晓其可能遭受新型电脑病毒攻击的风险。现在,用户很少考虑到病毒风险,而是将更多时间用于发现和使用应用程序上。
虽然现在加密用户仍然面临着使用加密钱包带来的助记词管理、跨链交易和安全风险等复杂性,但成千上万的开发者正在努力通过让这些痛点最小化来推动加密行业向前发展。
现在,如Ledger(冷钱包)和Metamask(热钱包)这样的钱包供应商已经与信用卡供应商和银行集成合作,以助于简化钱包的融资过程。其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已经意识到,在交易所购买加密货币资产并将其发送到钱包是个多么复杂的过程。这些供应商还集成了主流DEX协议(如Uniswap和Curve),这样用户就可以直接在钱包中兑换代币了,而不必费神确认正确的网站,或者担心自己受到钓鱼攻击。
为了让加密用户获得更加自然和直观的钱包体验,钱包提供商正在努力开发受欢迎的功能,同时打造最大限度减少链上操作点击次数的界面。基于多链未来和跨链未来的愿景,Core Wallet和Coin98等钱包提供商的重心放在了设计简单、安全、便于使用的产品上。希望通过降低与DeFi交互的用户体验的复杂性,这些钱包将变得对非区块链原生用户来说更易访问。
随着基础设施和应用层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加密货币安全存储的需求和市场规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对那些需要在管理客户资金的同时维持受托人形象的金融机构来说尤其如此。
虽然非托管钱包让用户自己负责自己的数字资产安全,但随着全球监管机构为这一新的资产类别制定适当的监管框架,我们将看到托管服务和技术提供商的崛起。
当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学习了解助记词、gas费和多链等概念听起来很复杂,但其中大部分的复杂性最终将被提取出用户端——就像互联网那样。这样一来,终端用户就不必知道他们正在与什么链或基础设施进行交互了;就像今天99%的人并不了解TCP/IP协议但仍然可以安全上网一样。
虽然像Cosmos IBC、Polkadot XCM、LayerZero和Avalanche Cross-Subnet等主流解决方案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证明它们各自的模型是否成功,但钱包的安全性仍将是行业瓶颈,需要提高安全性才能使可扩展的安全跨链应用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