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基金业创下新发基金历史纪录。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今年以来已经成立1191只新基金,募集资金合计已超2.47万亿元,基金数量与规模均刷新年度新发基金市场的历史纪录。毫无疑问,2020年已成为公募基金的“发行大年”。
《证券日报》记者从银行渠道人士处获悉,10月26日,由明星基金经理归凯“掌舵”的嘉实核心成长混合型基金正式发行,发行首日前5小时已突破200亿元的募集金额,若该基金顺利成立,这将是今年以来第36只“百亿元量级”的新发基金。
不过,年内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的发行速度似乎在10月份有所缓和,远远不及前几个月的发行规模。今年10月份以来,仅有29只新基金成立,首募规模仅为1274.28亿元,而今年9月份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60只,首募规模超3000亿元。
新发基金数量刷新历史纪录
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助力主动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公司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
回看历史募集数据,今年新成立基金的募资总额已超2.47万亿元,已远远超过最高发行规模2015年的1.66万亿元;今年以来,已经成立1191只新基金,也于本月突破了2016年1153只的年度发行数量。照此来看,在发行数量和规模上,2020年公募基金已成为新发基金的“双料冠军”。
《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发现,今年新发基金市场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权益基金成为新发基金的主力产品。数据计显示,年内已有599只权益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成立,占比50%;发行总规模超过1.39万亿元,占比56.28%。
二是新发基金的管理公司主要以中大型基金公司为主,拥有渠道和口碑优势,更有绩优基金经理挂帅,主动管理能力极强。
据国金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相关人员介绍,截至今年二季度,管理规模前100名的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占统计总规模的50%,市场约半数资金由约7%的基金经理管理,头部效应可见一斑。
“最近一年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使得头部效应进一步强化,新基金募集、营销火热,爆款基金频现,头部成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明显增加,管理规模的增长对于基金经理选股、组合调整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国金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与此同时,部分优秀的新生代、中生代基金经理也开始步入大众视野。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关注头部成熟基金经理的同时,也可适当关注目前规模适中且已经体现出不错管理能力的中生代、新生代或者尚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基金经理。
5小时卖200亿元 又一只“巨无霸”诞生
在新发基金发行火爆的市场背景下,多只新基金选择在发行前就设定好募集上限,即便如此,仍有许多基金发行当日就被投资者抢购一空,匆匆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新成立的1191只基金中,“一日售罄”的基金产品多达110只。
年内新成立的发行规模超100亿元的新基金数量也在刷新纪录。10月26日,由明星基金经理归凯“挂帅”的嘉实核心成长混合型基金正式发行,该基金发行当日下午14点的全渠道募集额度已超过200亿元。按照此前设置的150亿元募集上限,该基金将提前结束募集,并采取按比例配售。照此计算,今年以来已成立35只百亿元级别“巨无霸”基金,若嘉实核心成长混合型基金顺利成立,百亿元级别基金数量将持续攀升。
对此,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此类百亿元级别爆款基金在今年并不少见,大型基金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相对有竞争力,又有绩优明星基金经理做‘护城河’,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必定会更高一些。”
从诞生百亿元级别基金的基金公司这一角度来看,数量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以大型公募基金为主,排名(包括并列)依次是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鹏华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分别在年内成立了8只、4只、4只、3只、2只、2只、2只百亿元级新发基金。
10月份公募基金发行速度有所减缓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近日发现,年内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的发行速度似乎在10月份有所缓和。从10月份新成立的公募基金产品来看,前26天仅成立了29只新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首募规模合计为1274.28亿元,其中嘉实浦惠6个月持有期混合以145.6亿元规模正式成立,是本月新发基金规模最高的产品。
而今年8月份和9月份新成立基金数量分别达161只、160只,首募规模分别超4200亿元和3000亿元,10月份新发市场发行放缓趋势明显。从正在排队发行的新发基金情况来看,还有139只新基金正处在募集期中,12只新基金即将在本月进入募集期,也较前几月的排队数量有所下滑。
对此,某公募基金产品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主要原因是受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影响,产品发行节奏有所放缓。目前来看大部分基金公司仍在紧锣密鼓的布局新发基金市场,包括权益类基金产品以及满足投资者追求收益弹性需求的“固收+”产品等。”(记者 王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