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原理及发展历程:数字货币是货币体系不断演进的必然结果,属于货币4.0 阶段。数字货币不是电子货币的替代,根据发行者不同,数字货币可以分为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已经逐步实现电子化,迈入2.0 时代。但中国的移动支付更多是商业驱动,是一种货币的电子化支付手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人民币”。由央行提供比纸币更快捷、低成本的数字化货币媒介工具,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必需。当前我国对于法定数字货币处于内测阶段,DC/EP 采取“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投放体系以及“一币、两库、三中心”运行框架。
数字货币的主要应用场景:大额支付端。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数字货币批发端大额支付系统,大多基于区块链技术。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目前已有几个项目正在推进,原因之一是部分央行的大额支付系统已进入技术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设计已经需要淘汰。现金数字化。数字货币的“印钞造币”可以瞬间完成,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数字货币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1)数字货币改变货币结构,将导致基础货币数量减少和存款准备金增加。2)数字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比基础货币影响更大,将会显著放大货币乘数。3)不同层次资产转化速度加快,加快货币流通速度。4)数字货币将会提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度。5)数字货币发行为负利率政策实施创造了条件,也使量化宽松政策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