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最早在2001年由日本央行提出。
如下图所示经济周期中,当从萧条渐渐走向复苏,企业、百姓开始向银行借贷开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生产和消费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向好。当经过繁荣期后,借贷规模已经没有增长空间,企业、百姓开始减少支出和借贷,市场走向紧缩。
央行会通过降低利率,例如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隔夜拆借利率由5.25%降至0%到0.25%之间,促使人们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支出和借贷。
但当利率降低至0,但市场仍需要刺激的时候,央行会采用量化宽松。量化宽松有以下集中方式:
1.大量持续购买机构长期债券,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迫使银行在较低的贷款利率下对外放贷,进而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
2.大量购买美国国债,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解决美国政府的财政危机。让政府有资金开展公共项目,降低失业率、提升人们收入。
3.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购买长期国债,通过这种操作引导市场降低长期的利率,减轻负债人的利息负担。
因为多种措施都是向市场注入货币,增加了货币流动性,所以量化宽松也被称为间接增印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