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中央这一前瞻性部署,明确了区块链技术的巨大潜力,为区块链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近年来,我省围绕区块链也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及具体举措,加快抢占区块链发展制高点。
区块链作为未来社会的一种基础设施,将推动整个生产关系发生变革,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该理论最早由一位自称中本聪(化名)的人于2008年提出,其声称发明了一套新的不受政府或机构控制的电子货币系统。近年来,世界对比特币的态度起起落落,但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之一的区块链日益受到重视,其基本原理为:可以将所有系统背后的数据库看成一个大账本,目前是谁的系统谁来记账(比如支付宝的账本是阿里巴巴在记),也即中心化模式;而区块链可以看作是一个全民参与、高度可信的数据库,它实行全网协作记账、核账,所有节点均有机会参与竞争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节点,每次记账便会形成一个区块(block),区块与区块之间基于Hash函数首尾相连形成区块链(block chain)。概括来说,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具有开放性、防篡改性、匿名性、去中心化以及可追溯性等特征。
区块链为何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各国高度重视?
因为,当前世界已处于数字经济时代。与农耕经济时代以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工业经济时代以石油等能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类似,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发生变化的同时,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但当前互联网模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中心化的,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数据均以一个个“孤岛”的形式存在,流通性差,增加了管理成本,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一种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利用数学原理而非第三方来低成本创造信用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其改变了目前整个互联网的信任机制,以及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行规则,从而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可以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经济学人》曾在2015年10月刊的封面文章《信任的机器》中指出,“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有可能改变经济运行的方式”。因此,区块链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也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新型信任体系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将在全球范围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区块链技术从提出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区块链1.0时代”、“区块链2.0时代”和“区块链3.0时代”。
区块链1.0时代。亦即区块链技术的起源阶段。该阶段的应用完全聚焦在数字货币上,也被称为可编程货币。其中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比特币。由于比特币通过运作可以兑换真实货币,通过升值获得暴利,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仿比特币的数字货币,如莱特币、PPCoin等。这一方面丰富了区块链应用,另一方面使一些不法分子投机钻营扰乱市场秩序,“空气币”项目频发,价格操纵、项目方圈钱跑路和非法集资等各种乱象频出,在重伤投资者信任的同时,也对区块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区块链2.0时代。“智能合约”技术的引入,推动区块链进入了“2.0时代”。该技术是辅助区块链上各种虚拟币交易的程序,具体的功能就像支付宝的资金托管一样,当一方用户收到货物,在支付宝上进行确认后,资金自动支付给卖家货主。有了合约系统的支撑,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开始从单一的货币领域扩大到涉及合约功能的其他金融领域,形成了可编程金融。由此,区块链技术得以在包括股票、清算、私募股权等众多金融领域获得应用。
区块链3.0时代。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去中心化”功能及“数据防伪”功能在其他领域逐步受到重视。目前,区块链在医疗、司法、物流、电子政务等众多行业开始逐渐渗透,并取得积极成效。而区块链作为未来社会的一种基础设施也受到广泛认可,大量应用将会构建在区块链网络之上,最终形成一个可编程的社会。
目前,“区块链+”的产业赋能模式,已取得一系列成效显著的场景应用。例如,基于区块链的货物跟踪应用,解决了商品转移过程中的追溯防伪问题,有效提高物流行业结算处理效率,可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简化了企业间的互担保、风险分摊、机构信用评估等流程,融资过程从半个月降低到两天;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内容版权确权,可以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版权存证方案,可以实现实时版权存证。
在政策导向方面,国际社会对区块链技术及产业态度不一。其中,美国区块链创新创业热情较高,欧盟相对积极,印度等国则明文规定禁止数字货币交易。我国将区块链视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一方面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另一方面则通过从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研究、标准化制定和产业化发展。在国家政策导向下,我国各省(市区)也纷纷开始对区块链进行部署。截至2019年6月,已有25个省(市区)发布了区块链相关政策。
在创新创业方面,区块链目前已成为人才、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截至2019年8月,全球共有2450家区块链企业。美国、中国、英国区块链企业数量分列前三位。旧金山、北京、伦敦是拥有区块链企业最多的三个城市,而我国深圳、上海、杭州排名也较为靠前。今年6月,国际社交巨头Facebook发布白皮书,强势入局区块链,推出加密货币Libra,旨在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让全世界无法接触金融服务的人以低成本的方式便捷享受该服务。Libra是人类向全球统一货币形态演进的一次尝试,被认为是比特币诞生以来区块链领域最重磅的事件,如果成功,将颠覆现有的全球货币体系,因此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和担忧。我国央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家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制造业在区块链技术的协助下,有望突破数据安全与企业盈利模式两大瓶颈,加快实现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抓手。这些都着眼于生产力层面,而区块链则是对“共识人群的一种管理方式”,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
以智能制造为例,去中心化的工业数据分布及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定制化生产,有望突破工业互联网发展中数据安全与企业盈利模式这两大瓶颈,为工业互联网在我省智能制造领域的广泛普及提供技术支撑。另外,目前区块链应用比较成熟的金融、保险、物流、公共服务、认证和公证、信息和数据共享等领域,在我省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近年来,我省在推动区块链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面对区块链发展可能具有的巨大潜力,我们仍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补强。
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目前,我省围绕5G、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其下一步发展进行了科学部署及资源配置。但尚未在省级层面围绕区块链进行系统的顶层布局,导致区块链技术研发和产业推进力量分散,各自为政,未形成合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省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马上进入“十四五”这一新的关键发展阶段,我省必须加紧进行规划编制工作,为抢占区块链发展制高点提供科学指引。
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在区块链研发,尤其是在专利申请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是我省在该领域优势并不明显。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32个省级行政区拥有区块链专利,但专利拥有量超过10件的仅有20个。其中,北京和广东分别为756件和654件,大幅领先其他省份,而我省仅拥有77件,位居全国第七位。在城市方面,专利拥有量超过10件的共计23个城市,其中,北京的专利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拥有756件;深圳仅次于北京,拥有459件专利。我省仅有济南(57件)和青岛(15件)入围,分别位居第8位和第18位。
产业化应用进展缓慢。虽然我省区块链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截至目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发布两批境内区块链服务备案,第一批共有来自18个省的197个项目,我省仅有3个入围;第二批公布了309个,我省仅有4个入围。另外,目前我省区块链应用多为企业行为,仅在少数领域与政府机构进行了合作,在电子政务、医养健康等方面的应用政府引导力度不够。而深圳市税务局通过和腾讯合作成立“智税”创新实验室,已接入企业2000余家,开出发票过百万张,金额接近20亿元。
社会认知急需加强引导。近年来,除了炒币的火爆,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领域缺少真正具有震撼力的应用落地,很多人对于区块链在信任与价值的传递、信息共享、降本增效和诚信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没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随着虚拟货币市场乱象频出,区块链技术也因错误地被舆论等同于虚拟货币而饱受诟病。对此,急需加强社会认知的引导,让公众积极理性看待这一新兴技术。
应开展“区块链+”行动,深化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的场景应用;同时要防止区块链技术被滥用,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
在全国开始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这一关键节点,我省应积极加强对区块链的研究工作,利用科学方法,对全省区块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技术产业最新发展态势等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编制区块链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确定重点发展领域以及重要工程,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组织制定区块链应用行业规划和技术标准,形成系统完善的区块链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优良的区块链创新创业环境。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攻关关键技术难题。
区块链技术突破及与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需要包括政府、链条各参与方、技术提供方等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一是密切关注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促进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包括共识机制、密码学、互操作、隐私保护等在内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适度推进标准制定。二是支持和培育开源软件,尤其是区块链即服务(BaaS)平台的建设,构建软硬件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三是统筹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培养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建立健全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智库等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在技术攻关、瓶颈突破、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五是整合现有区块链相关研究平台,成立山东省区块链产业技术研究院,统领我省区块链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深入推进示范应用,赋能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在建立信任关系、提高协作效率、促进数据共享、提升政府穿透式监管能力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区块链+”行动,深化在各领域的场景应用,尤其是对我省“十强产业”赋能,并凝练形成具有可示范推广的经验模式,推动全行业应用。在社会治理方面,可优先选择政务数据共享、医药品溯源、普惠金融、司法存证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区块链应用的先导示范,培育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和产业生态。另外,在壮大我省区块链产业规模的同时,也要注意产业链结构的优化,按照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和综合服务三大板块进行合理布局,加强重点行业的平台型企业的培育,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为各产业的新一轮发展赋予新动能。
强化政府宣传引导,理性对待区块链技术。
首先,要防止区块链技术被滥用。区块链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绝不是万能膏药,哪痛贴哪,贴上就灵。比如,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重要特征,但是会带来效率低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用于轻量级应用领域尚可,但在涉及大量数据存储和交易的场合,成本会变得非常高昂。其次,区块链技术也有其弱点。比如,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是区块链的重要特性,但在涉及供应链等需要和物理世界互动的应用场景里,部分信息来自链下的物理世界,仍需要和第三方认证或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才能保证数据的采集、流通和处理的真实性。最后,要促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防止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完善技术防范体系,加强区块链行业监管力度。
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安全和隐私方面的严峻挑战。有害信息以文本、图片、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写入区块链,无法修改或删除,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因此,要加强对区块链领域的监管和规范治理。除了完善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还需要大力开展技术防范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另外,由于区块链对生产生活及社会治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传统法律规范相抵触或无法律依据等问题也会不断涌现,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开展前瞻性战略研究,形成规范可行的应对策略。
(作者系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