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专职打假记者赵为民报道:自2021年元宇宙元年开启元宇宙发展新势头起,各路资本纷纷下场,互联网大厂布局不断。
元宇宙概念”指数自2021年9月起一路高升,3个月累计涨幅高达72.6%;腾讯、阿里、百度、字节、上汽等巨头纷纷申请注册元宇宙商标,到2月已经有1.6万多个元宇宙商标注册申请。
在反复的疫情中,肉体被困在物理世界的人们把最大的热情放在了元宇宙的数字世界,引爆了一条全新的行业道路!对于Web3的最近进展和未来方向,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火大教育校长、中信出版《元宇宙》作者于佳宁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
以下是采访全文, Enjoy:
一
您如何定义Web3?与Web2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于佳宁:Web3.0 是下一代互联网,将是真正为用户所拥有的价值互联网,赋予用户真正的数据自主权,以全新的技术基础、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解决目前互联网行业存在的数据滥用、平台垄断、隐私侵犯、巨头“作恶”等问题。与目前互联网相比,Web3.0 基于区块链等的底层技术,将打造一个由用户和开源开发者主导的开放协作、隐私保护、生态共建的高维数字世界,为互联网价值带来新范式,也是未来社交、商贸、文娱和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与应用。
Web1.0 的特点是“可读”,Web2.0则为“可读 + 可写”,在这两个阶段,用户的数字生活高度依赖网络平台企业,尽管用户已经成为网络内容的生产者,但数据使用、价值分配规则完全由平台制定,用户并没有自主权。Web3.0 时代,互联网将展现出了“可读 + 可写 + 拥有”全新特征,用户数据在链上存储,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共享、与谁共享、共享多少信息数据,在确保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智能合约的算法公开透明,交易契约自动执行,最小化商业运行成本,极大提升社会效率;基于经济社群等新型组织方式,实现价值分配公平高效。
二
人们为什么需要Web3?这个用户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被创造出来的,为什么?
于佳宁:Web3.0的到来本身就是大势所趋。尽管 Web2.0 已经带给我们便利、丰富的数字生活享受,但是一系列内在缺陷使得互联网目前已经走向发展瓶颈。
首先,现有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数据资产变现,从Google,到Amazon,再到Facebook,这些科技互联网巨头定义了互联网的运行原则:在Web 2.0时代,大数据公司凭借“免费”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将用户的数据“据为己有”,将本应该属于个人互联网用户的数据价值尽数变现。
其次,Web 2.0 时代“用户生成数据”还遇到了用户的数据资产无法进行隐私保护、确权存储、合理定价与隐私交易等问题,且用户的数据资产被互联网企业控制的现状,用户数据安全、隐私、数据价值都广受威胁与忽视。但即使人们知道并且不满这样的信息窃取行为,却仍然无法放弃使用这些产品,贩卖隐私以换取便利成为了一个互联网的重大缺陷,这也让互联网时代被戏称为“零隐私”时代。
Web3.0 的关键特征是用户可以真正拥有数据、内容、平台甚至网络本身,因此互联网演化出“可拥有”的属性。作为Web3.0的用户,我们不仅可以接收、创造和传播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产生的数据会被创造者所拥有。当数据真正被确权,形成区块链上数字资产,就能真正实现产权明晰、不可复制并具备高流动性。区块链技术是Web3.0 发展的核心底层架构,既可以让数字资产实现确权、流转并确保资产安全,也可以使数字经济活动积累并形成大量数字财富。
三
要从Web2进入Web3,还有哪些最重要的关键点需要克服?
于佳宁:Web3.0的发展将经历一个漫长、逐步迭代、持续扩展边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关键还需要底层性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把“点”连成“线”才能实现。
在基础设施的更新上,作为全新的价值互联网体系,Web3.0 将拥有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数字世界中,其数据量还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现有的云计算体系无法承载,因此需要边缘计算、分布式存储等前沿技术的进一步运用,实现互联网向“云+边+端”架构的转型。要想构建完整的Web3.0生态,必须加快5G、云计算、分布式存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一系列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有望能够加速Web3.0的建设步伐。
在技术升级上,区块链技术是Web3.0发展的基石,它可以作为“确权的机器”,可以提供一种极低成本的数据确权服务,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数据的交易和价值分配,从而让数据成为每个人真正的资产,让数据价值最大化。区块链技术第一次实现了在不依赖于第三方机构的情况下,快速进行所有权的确权,从而给我们的数据权利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但区块链的性能问题一直是阻碍区块链实际落地应用的关键瓶颈。在区块链的世界中一直存在“不可能三角”的说法,也就是系统无法同时满足可扩展性、分布式、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近年来DeFi(分布式金融)、数字藏品NFT、资产上链等新型应用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链上交易,导致了网络的拥堵和高昂的手续费,扩容等技术升级成为了区块链发展的当务之急。
除此之外,Web3.0的到来还需要新商业模式的完善。Web3.0时代的商业模式基础是重夺数据主权。随着互联网用户对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换的态度的演变,个人数据确权以及价值变现将继续成为个人和企业互联网用户的主要关注点。但目前高替换成本、强网络效应和用户体验依旧是现有互联网巨头的壁垒,如何找到全新的商业模式,促进Web3.0进一步发展迫在眉睫。
四
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的Web3投资?传统VC、PE的投资策略是否并不适合投资Web3项目?国内市场对Token的流动性监管是否也抑制了Web 3的创业活跃度?
于佳宁:在Web3.0时代,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价值的自动分配,真正释放了资产的流动性,让数字财富更自由,数字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下Web3.0的应用通道已被逐步被打开,全球范围内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数字财富正在快速主流化,且普及的速度将超出常人的想象。未来十年内,Web3.0应用会更快地跨越鸿沟,进入大众市场。这就是机构资金早期布局获得回报的关键之一。
传统VC、PE的投资策略在适应Web3.0项目时确实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问题在于,现在公司制的组织方式奉行的是股东至上主义,认为股东(也就是资本投入)创造了最大的价值,也应该获得最大的利益分配。而到了Web3.0时代,很多业务开展和价值分配都可以由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公司这种组织方式存在的价值会非常有限。因此,“公司制”很可能会在Web3.0时代逐步消亡,“经济社群”则可能逐步成为主流的组织方式,进一步使得组织目标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为社群生态价值最大化,并进一步开创更加公平、更加普惠、更加可持续的数字经济新范式。而随着Web3.0的来临,产业和组织加速数字化,结合了贡献者、使用者和管理者所形成的 DAO 经济社群治理模式有望实现大规模应用。
五
目前,全球有很多Web3的中心正在崛起,您认为Web3的革命会发生在哪里?
于佳宁:Web3.0 必然成为互联网公司转型的方向。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 PC 互联网 Web 1.0 到移动互联网 Web 2.0 的两次时代浪潮,也就是出现了两条S型发展曲线。2000—2010 年,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以 PC 为主,信息高速公路快速建设并逐步畅通。到了2010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已经通过移动终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认为是“第二曲线”。当时很多PC互联网的企业看到了 Web 1.0 第一曲线的极限,在第二曲线跃迁的短暂窗口期勇于转型,成为 Web 2.0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极限已经到来,互联网的发展又一次来到了新的转型节点,伴随着 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关键技术愈发成熟,Web3.0成为了现阶段互联网公司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认为,Web3.0革命将是全球性的趋势,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新一轮互联网迭代升级的大幕已然拉开。
六
整个Web3.0社区目前存在哪些风险?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于佳宁:主要存在智能合约执行风险、操作风险、黑客攻击风险以及合规风险。
首先是智能合约执行风险。智能合约是一种无需中介、自我验证、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交易协议,它可以灵活嵌入各种数据和资产,帮助实现安全高效的信息交换、价值转移和资产管理。但智能合约的本质就是计算机代码,依旧存在代码漏洞的可能性,而这种漏洞带来的风险将会给参与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是操作风险。这里的风险更多是关于项目团队的运营和人为错误,尽管许多Web3.0项目已经相对去中心化,但依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内部技术人员和运营人员,这就有可能导致“内鬼”监守自盗事件的发生。
再次是黑客攻击风险。在区块链的世界中,黑客往往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中的漏洞进行攻击,比如闪电贷攻击和重⼊攻击等,造成用户或者项目资产的损失。而根据区块链安全公司派盾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统计显示,截至 2022 年 5 月 1 日,黑客已从去中心化金融(DeFi) 应用中盗取了 15.7 亿美元,已超过 2021 年全年黑客盗取的 15.5 亿美元。
最后是合规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迁移到Web3.0领域,行业面临的合规挑战和问题愈发凸显。由于数字资产具备匿名性、国际流通性广等特征,洗钱风险相对较高。此外,加密资产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结合了新技术、金融、实体产业、智能合约在内的组织形式等,这种模式和过去的技术创新不一样,也对过去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Web3.0 是全新的价值互联网体系,不仅可以继承Web1.0 和 Web2.0 原有的应用生态,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个人拥有数据自主权的进一步升级。其次,Web3.0 还将创造出原先Web1.0 和Web2.0 中没有出现的应用,覆盖更多场景,例如元宇宙应用都将在Web3.0 得以快速发展。
在Web2.0中,很多企业已经积攒了大量的优质IP(知识产权),但这些IP红利始终是企业获利的资产,而创作者和用户却不能有效分享到 IP 市场发展的长期红利。同时,在Web 3.0时代,来自物理世界的物质性约束越来越少,创意可能会是唯一的稀缺资源。因此,Web 3.0时代也将是数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流化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IP或将成为一切产业的灵魂。以IP为代表的创意将成为数字商品最重要的属性。
Web3.0 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就可以使数字内容资产化,成为赋能万物的价值机器,连接现实世界资产和数字世界资产的桥梁,成为数字新世界的价值载体。通过区块链技术,其既解决了文化艺术领域在Web2.0 发展中的桎梏,也为其在Web3.0时代打开了新的发展路线。
这样的例子将在Web3.0 中数不胜数,未来无论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社交、游戏、投资、支付、娱乐、创作、教育等等诸多应用领域,Web3.0 都有升级的应用空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Web3.0中的经济规则和商业逻辑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财富形态也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在流动性、独立性、安全性、可编程性和广阔的应用潜力,成为了未来十年数字财富的最佳载体。
七
随着大量人才涌入Web3领域,Web3创业者的构成是否在发生变化?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您会给这些创业者哪些建议?
于佳宁:移动互联网Web 2.0的红利期已进入尾声,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在各细分领域都很显著。而企业进行Web3.0转型可以未雨绸缪、制胜未来。未来十年将是Web3.0发展的黄金十年,创业者需要深刻理解窗口期中涌现的各种可能性,只有尽早布局,才有机会取得先发优势。
Web3.0创业者的构成确实在快速变化中,在早期,Web3.0的创业者的区块链背景都十分浓厚,由于其对于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模式创新有较深的理解,因而他们能更早的感受到Web3.0 时代的到来。这批人的代表主要有Andreessen Horowitz(又名 a16z)的创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班・霍洛維茨(Ben Horowitz)、布赖恩・阿姆斯特朗(Brian Armstrong)领导的Coinbase Ventures 的核心团队等等。
随着Web3.0 的概念开始普及,也有诸多传统创投背景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加入,例如微软、桥水基金、日本软银、新加坡淡马锡和红杉资本等等,而Web3.0 安全龙头企业CertiK 就是由耶鲁大学、耶鲁计算机系系主任邵中教授及哥大计算机系顾荣辉教授三方共同成立的。
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我的建议是要先明确 Web3.0 与Web1.0 和Web2.0 在技术创新、经济规则、组织方式以及商业逻辑上的深层次差异差别,如果不能准确理解Web3.0,并对相关公司的技术和理念做出深刻变革,那么就很容易陷入“旧瓶装新酒”的陷阱。要想真正意义上理解Web3.0,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需要打通思维层面的壁垒,掌握“Web3.0思维=技术思维✖金融思维✖社群思维✖产业思维”,才能从容理解未来Web3.0时代的大趋势。
Web3.0是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有多种应用场景,它的变革也会给很多行业带来一系列全新挑战。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数据纳入核心资产,尊重用户数据权利。在Web3.0中,数据是个人和企业的核心资产。因此创业者在开展业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尊重并保护用户的数据权利,将数据的所有权切实归还给用户。同时还需要推动数据资产化,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要素。
第二、考虑向经济社群化的组织逐步转型。在Web3.0时代,以平台化、社群化、在线化为特征的新型协作组织方式将逐步成为主流,因此创业者要思考建立适应Web3.0的组织方式以及具体转型路线图,逐步适应并建立新的协作机制和经济社群式组织方式。
第三、重视数字贡献者的重要性。创业者需要重新思考外部数字贡献者的来源和重要性,其中有些可能是供应商,有些可能是开源社区的开发者,有些可能是用户。创业者要仔细思考他们以何种方式为企业贡献了何种关键资源,以及给他们分配价值的方式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尝试构建新的利益分配系统,打破边界,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
第四、重视 IP(知识产权),强化直接交付用户体验的能力。创业者在制定战略时,需要将 IP 经营放在关键位置,系统性地梳理 IP 资源,重新思考企业业务的文化属性,明确未来在数字世界的新商业模式,强化直接交付用户体验的能力。
第五、利用 NFT 技术实现产品形态突破。NFT 有望成为Web3.0中的关键价值载体。企业要利用好 NFT 等工具,开发新形态的数字商品,激活 IP 价值,找到让企业软实力变现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