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谈绪祥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栏目时透露,优化营商环境两年来,北京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让企业和百姓办事实现方便办、加快办、省钱办。北京市推出的一系列减费举措降低企业成本,每年直接为企业节省经营成本20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是首都职责,也是发展要求,更是社会期待。”谈绪祥用三个“工程”来形容北京营商环境的改革:“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调度、检查,是“一把手工程”;“系统工程”,直接涉及到的政府部门56个,同时涉及到16个区,牵一发而动全身,前后左右都有大量协调和对标的工作;“长期工程”,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永远在路上,一定要坚持不懈走下去。
这样一来,营商改革攻坚克难、加快落地,企业和百姓办事实现方便办、加快办、省钱办。“方便办的核心是让企业群众办事从‘要找若干个部门’到‘只找一个政府’。企业和老百姓到政府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个窗’。”谈绪祥披露了一组数据:截至去年12月,市级54个部门99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办理,市级大厅事项进驻率达到90%;目前70%的政务事项可在综合窗口办理;去年市、区两级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638项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或者“一次不用跑”。
在“加快办”方面,本市减事项、减环节、减证明、减材料、减时间。谈绪祥说,目前,北京市已全面取消了办事材料的兜底条款,并且在工商登记、跨境贸易、税务办理、食药证件办理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容缺容错”办理,材料少了可以后补,信息错了可以现场改,大大提高了企业和老百姓的办事效率。
还有“省钱办”。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北京顶格实施了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去年为企业减负1800亿元;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减费举措降低企业成本,通过推行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小微工程供水、供电、供气“三零”服务,建设工程招标全过程电子化等,大概每年直接为企业节省经营成本20亿元。
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北京也率先推出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改革创新举措。比如,“服务包”制度坚持普惠性政策和“精准”服务相结合,截至2019年底,市区两级共为1624家企业送去“服务包”,为企业制定服务措施5357项,解决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和诉求3698项;解决企业融资难的续贷中心,企业不必再去寻求利息不菲的过桥贷款,一个项目最快审批只需要2.5天、压缩时限70%以上,截至12月31日,续贷中心已经受理了续贷申请331笔,金额21.75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5600万元。
今年还有哪些优化营商的新举措?谈绪祥将今年的营商工作概括为“1+4”: “1”是以法治化建设为主线;所谓的“4”,是以告知承诺为基础的审批制度,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制度,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制度,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为框架,推动本市的营商环境改革再上一个更好的台阶。
记者还了解到,为有效提高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首贷可获得性,本市启动了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将于今年3月底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重点服务民营、科创和小微企业,第一期预计进驻11家银行,企业办理贷款届时可以“货比三家”;相关部门也将重点解决网上不好办的情况,以“通”为核心,以“办”为关键,完善数据共享和用户体验,继续提高网上办理深度,推进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智能办,这样就不用跑服务大厅了,实现更多事项向“一网通办”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