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闵行的Costco门店中,一位顾客被一块价格便宜的进口牛排所吸引。“这么便宜,是不是真进口?”将信将疑的她拿起手机扫了一下包装上的二维码,追溯信息显示牛排的确来自澳大利亚。目前,Costco库存中可追溯产品类别达到了176个,覆盖供应商27个,其中牛肉已经覆盖17个品类,鱼类3个品类,奶粉类有12种规格。
在这背后,采用的是来自上海的区块链技术——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追溯云平台,把Costco相关产品在供应链中从头到尾的数据都传上区块链,保证信息真实可信的同时,也节约了追溯成本。
区块链与食品安全天生契合
不止是Costco,越来越多的食品相关方开始关注起追溯与区块链结合的好处。光是追溯云,就已经连续两届参与了进博会餐饮追溯系统建设,并为顶新国际集团便利餐饮连锁事业群、江苏盱眙龙虾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研发了基于区块链的相关食品安全追溯方案和平台。
这是因为,区块链这项技术的特点,可以说与食品安全追溯天生契合。
过去,传统追溯体系存在着种种不足,其中最为诟病的一点就是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不透明,存在着“互不信任”问题。“一个供应链中那么多参与企业,这个体系不管谁来建设谁来管理,都会有人不服。就算由核心企业来搞,也容易产生寻租空间。最简单一点,我凭什么相信你这个数据没改过?”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杨安荣解释。而区块链去中心化、极难篡改等特点,让这一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
一方面,与传统方式不同,区块链凭借其特有的去中心化存储模式,让追溯系统的搭建摆脱了对某个企业或个人的依赖,换句话说,这一系统由大家一起控制管理,这也就让寻租空间无处可寻。同时,商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售后的各个环节,所有信息都公开记录在链上,数据也被加盖“时间戳”,除非说服链上51%的节点,否则极难篡改。这就从技术上解决了传统追溯体系很难克服的信任问题。
另一方面,区块链上的信息共享,可以让数据在不同公司和部门之间进行实时查询、传递、核实与分析,生产商、经销商、物流服务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及政府部门都能追踪得到,进而有效解决多方参与、信息碎片化与低效的重复审核等问题,加密技术也保证了平台访问的安全性。这就显著提高了追溯的效率,降低了追溯成本。
技术不难,难的是协同
“区块链技术不难,难的是协同。”杨安荣这样感慨。
实际上,很多区块链应用都是如此。理想看起来很美好,但是想要真正落地,必须打通链上的各个环节。光是食品追溯,就要说服生产、加工、检测、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企业把数据上链,这本身就是一项大工程。即便单个市场打通了,各个城市之间的数据能否协同共享,又是一个难题。
好在,长三角区域已经在相互协同的道路上先行先试了起来。
2018年底,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商务部门发起,一批企业抱团成立了长三角重要产品(区块链)追溯联盟,旨在实现食品、食用农产品、药品、农资、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等重要产品在长三角跨区域、跨部门追溯信息的互联、互通、互认、互查。这一联盟现在已经吸纳了长三角范围内200多家企业,涉及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批发、零售、电子商务、检验检测、信息追溯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其中不乏光明乳业、盒马鲜生、来伊份、苏果超市、三只松鼠等著名品牌。
目前,联盟正率先推动长三角区域内猪肉追溯信息的互通共享,希望通过建立长三角猪肉流通信息追溯服务平台,在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合肥实现不同编码体系的兼容与交互,彻底打通跨区域跨部门追溯信息、检验监测资源。
区块链仍面临推广普及难题
“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如果食品上链的数据从一开始就是假的,怎么办?”不少学者提出的疑问,也是业界关心的焦点。
杨安荣举了个例子。一些生鲜产品在运输途中按标准应该把车厢温度设置到零下10℃,但一些司机为了省油,开上路没多久,就关闭了空调,等到快要入库上链时,再把空调打开直到温度合乎标准。如此一来,产品出了问题,即便从区块链上追溯,物流这一环节也会显示毫无问题。
为了杜绝这种作假行为,杨安荣提到了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结合。如果在运输车内安装一个物联网装置,实时采集温度数据上链,就能杜绝以上的问题。现在在一些农场中,已经有一些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农作物的温度、湿度、农药标准等数据,并按时上链,这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地防止了数据造假。但这种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成本太高,目前还无法大面积采用。
此外,一些供应链中的厂商因为自身原因,比如加工工序涉及商业机密、本身流程不规范、没有利益驱动等,也不愿意把每一步数据都公开上链。
面对这些推广普及中的问题,相关行业人士建议,未来相关部门应该在推动食品企业数据上链过程中扮演更积极、更重要的角色,制定规则鼓励应用或采取强制上链措施,让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行业中,以更加理想的状态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