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大概是两年前,一朋友想投资数字货币,让老南帮他去把把脉。虽然老南觉得都是忽悠,但碍于情面,还是去了一趟。
听了一半,不出所料的听不下去了,便告辞撤退。
主办方还挺热情,追出来送给老南一份礼物——区块链蜂蜜。并解释到,这蜂蜜从产地到成品,全程用区块链记录跟踪,确保到客户手上的,都是原产地的。
看人家这么客气,老南没好意思反驳。你区块链标记只能打在瓶子上,又打不到蜂蜜上。狸猫换太子,太容易了。别小看民间造假能力,问问茅台就知道了。
故事二,有次老南去某大学做讲座,结束后主办方教授邀请吃饭。
恰巧同桌有位研究区块链技术的,教授介绍这位的话,老南记到现在:他是真的研究区块链技术的,一直不赚钱。去年顺便开发了个比特币矿机,反而赚了一大笔。
这位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和老南说,实际上,类似区块链的技术有很多,仅仅因为比特币的爆炒,才让市场关注。
故事三,去年,老南在一饭局上,认识某股份制银行技术部门的,恰巧在从事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务上的研究。问进展如何,答复做到是能做,但成本比现在的系统要高不少。
故事四,昨晚大券商,都就区块链的话题,临时开了N场电话会议。然后,老南在微博上,刷到这么一段话:
这四个故事,无非想告诉大家:
1、区块链技术,并非万能的。线上记录和线下实物的天然脱节,意味着在很多场景,区块链技术并不适用。吹的再天花乱坠,也只限于PPT。
2、越玄幻的,越会被投机者抄做一把。所以,这两天,无论是数字货币,还是部分带区块链概念的垃圾股,难免群魔乱舞下。如果你恰好持有,记得逢高出货。如果没有,还高位冲进去,认赌服输就好。
区块链的本质,无非5个字——分布式记账。即原来中心化的记账,改为每个参与者同时记账。
如外贸交易的信用证,左边是传统的中心模式,右边是区块链同时记账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但这样的应用场景,还是有限的。
如老南刚工作时,在券商的IT部门工作过两年。当时我们每天都要做一个工作,清算。
也就是每天收市后,要把客户的股票交易记录、资金进出记录,确保券商、银行、交易所三方一致,差一分钱都不行。以确保各方交易记录一致,任何一方无法篡改。
区块链技术,在这样的场景下,则可以让每个市场参与者,共同记账,包括股民。
但这样会产生一个问题,效率太低。如比特币,平均每 10 分钟打包一个区块,6 个区块确认,平均要60分钟。你让股民一笔交易等60分钟?虽然现在部分区块链技术,每秒可以接受数千笔交易确认,但在很多高频场合,还是不够用。而且成本也很高。
所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主要还是在政府部门如征信数据,金融机构如部分低频业务等场景,的确有区块链技术的施展空间。
这篇废话 老南想说
赚钱,永远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资来的,一部分的赌来的。
前者,少,但是稳定,如何辨别?看看到底能否提高生产力。
后者,暴利,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真要参与,认赌服输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