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DigitalJournal 报道,近日,一幅《铁臂阿童木》主题 NFT 作品拍得 5600 万日元, 创下日系作品最高纪录。
本次拍下的《铁臂阿童木》主题 NFT 作品是由手冢工作室授权的新作品,整体构架由手冢作品的彩色原画稿 840 张为背景,还有多达 4000 张以上的黑白原画稿,拼接成马赛克作品。《铁臂阿童木》主题 NFT 作品起卖价只有 10 个以太币,不过最终成交价达到了 120 个以太币,被一位 ID 为 D67C91 的网友拍下。
据NFT市场跟踪网站NonFungible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11月,加密市场在各个领域中迎来突破性的增长,DeFi(分布式金融)总锁仓量(或“TVL”)突破28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37.5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32.7%,BTC和ETC也突破历史的峰值。这也预示着在未来NFT市场将持续向好。
尽管NFT能够通过将其产品赋予“光晕”的方式使其成为艺术收藏品,并获得众多用户的拥簇,但也并非说明NFT的未来便注定坦途。
首先,NFT产业发展仍旧处于初期阶段。大家不断将NFT与艺术品、卡牌、游戏结合起来,成就了现阶段最火热的NFT呈现形式。但无论加密货币还是NFT始终都在围绕币圈的流量进行着,而NFT的应用场景却始终困在了“艺术”这个圈圈中。因此,NFT是否能够真正走出“艺术怪圈”,真正达到“NFT is not only art”,并赋能其他行业目前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正是由于NFT的产业还未发展成熟,其管理的不完善也导致其存有潜在的法律风险。例如在美国,知识产权法便可能给NFT买卖双方带来重大侵权风险。NFT作品的买卖行为全部是在区块链网站上完成的。只要买家能够确认原始销售帐户与艺术家(作者)相关联,那么买家就可以认定其所购买的的作品便是一件“正宗”的数字作品。
然而,区块链网站却难以告诉买家:这些已经上架的“数字珍品”有可能属于第三方所有且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一个副本(剽窃版)。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买家的此次购买行为则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买家将此作品转卖,可能会因此承担重大的法律责任。正式因为NFT在认证“数字艺术”的独一性方面依旧存在缺失,从而导致侵权案件的出现。
草方格·Square平台利用自研区块链底层“海斯匹·Hspeed”链,让创作者和收藏者实现数字藏品作品的自由流通与收藏。作品通过司法链公证,保证收藏者通过平台所购买收藏的数字藏品作品,均是由创作者签名和发行的独特的数字创作,拥有链上唯一性,收藏者亦可对数字藏品作品进行链上二次流通。
艺术家只需通过注册成为草方格·Square平台的作家,通过身份认证即可实现0费用铸造数字艺术品。在作品通过平台的审核后,即可将铸造的作品发布上链进行交易。而买家只需注册并完成认证之后,即可购买收藏数字艺术品,并进行二次出售。而所有的交易过程操作简单易懂,真正做到全程实现合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