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以太坊基础设施的讨论频繁出现,一些声音指责风投过度投资,导致行业充斥着无用的基础设施,甚至引发了开发者与基础设施组织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观点将以太坊生态系统描绘成一个不适合应用开发的“冰冷荒原”,这种描述既不友好,也缺乏说服力。
什么才是真正的基础设施?
我们需要澄清以下几点,来准确理解什么是有效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定义与目标:真正的基础设施包括协议、EIP(以太坊改进提案)、框架、工具栈以及非应用层的区块链服务。它们致力于解决特定问题,提升应用的效率、用户体验、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隐私。
开源与透明:这些基础设施的代码通常是开源的,接受社区的贡献和审查。
免费与公共:它们为应用开发者提供免费方案,许多基础设施是完全公开的公共产品。
理想主义与创新:这些基础设施由充满理想主义且乐观的团队创建,推动了行业的前进。
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
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以类比为Git分支的演进过程:
第一个阶段:引入了密码学、P2P网络、共识算法等基础设施,支撑了比特币、以太坊及其他L1网络的构建。
第二阶段:以太坊为基础的设施、工具和服务开始涌现,支持了钱包、DeFi应用和Layer2网络的开发。
链上分支:当前,我们正处于链上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这一分支的最终目标是将用户数据完全存储在链上,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应用逻辑,开发者可以构建真正可验证、可组合、可互操作的链上应用。
基础设施带来的积极变化
减少垄断:多样化的基础设施选择减少了对单一服务提供商的依赖。例如,开发者可以选择免费且开源的Blockscout,而非高额费用的区块扫描服务。
提高效率:开发者转向更高效的工具和基础设施,改变了技术栈的使用。例如,从Truffle/Hardhat转向Foundry,从Web3.js/Ether.js转向Viem。
丰富应用多样性:基础设施的丰富使得开发者能够创建各种有趣的应用,如云平台Fleek、认证工具Privy、游戏开发工具MUD等。
降低创业成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即使是小型开发团队也能快速整合服务,实现应用功能。多数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都提供免费的开发者方案,支持早期项目的验证。
加速大规模普及:通过解决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问题,基础设施推动了大规模普及的进程。基础设施爆发期后,市场将筛选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区块链服务与Web2类似的用户体验。
减少中心化的风险:多样化的基础设施降低了对单一服务的依赖,确保了应用的持续运行,即使某个基础设施服务受到攻击或停止运营。
继续构建基础设施
“你是想一辈子做并交易meme币,还是愿意构建基础设施,改变加密世界?”基础设施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它为新的叙事和愿景奠定了基础。我们需要坚持信念,保持热情,因为这些建设者正“建造大教堂”般推动行业的进步。如果你不认为自己在“建造大教堂”,可能是时候考虑其他领域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