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质押(Restaking)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18个月推动市场的重要因素,它的影响力不容忽视。Primitive Ventures创始人Dovey Wan曾评价再质押是一种类似于权益证明(PoS)合并挖矿的技术,它既是一种链上寻租方式,也是传统套利游戏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再质押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以EigenLayer为例,但实际上,所有的再质押协议和基于其构建的服务都可以纳入这一范畴。
再质押的快速崛起
再质押协议如EigenLayer,已经揭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其核心是扩展全球高流动性资产的经济安全性,这对开发者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它减少了启动新代币生态系统的需求,专注于增强应用程序的核心功能。
然而,自EigenLayer白皮书发布以来,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像比特币(Babylon)、Solana(Solayer)、多资产平台(Karak、Symbiotic)等不同的区块链都推出了再质押项目,甚至EigenLayer也开始支持无许可代币再质押。
市场信号显示,未来所有代币都可能进入再质押的范畴。再质押的真正价值不仅限于扩展ETH的经济安全性,更在于发行一种新型链上衍生品——再质押代币和流动再质押代币。
再质押生态的供需动态
再质押协议的未来受两大核心驱动因素的影响:用户对高收益的追求,以及开发者发行代币的需求。
用户对高收益的渴望:目前,大约105亿美元的ETH已通过EigenLayer再质押,这些资产期望通过再质押获得更多收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EigenLayer和其AVS服务必须每年创造至少4.2亿美元的价值来维持系统的运转。
开发者发行代币的需求:再质押协议为开发者提供了以较低成本支持其应用程序的机会。然而,发行项目特定代币仍然是解锁项目潜力的关键。代币发行可以为开发者带来灵活性,并通过激励机制推动项目发展。
再质押的未来:更多选择与政治化
未来再质押不仅会拓展经济安全性,还将转向多元化选择和政治权衡。开发者将需要在多种资产中进行选择,以确保经济安全,并找到最适合其项目生态的合作伙伴。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更关乎保险、再抵押(rehypothecation)和政治联盟的构建。
在未来的多资产再质押生态中,代币之间将展开激烈竞争,争夺成为首选再质押资产的地位。最终,开发者将在多资产和多协议之间做出决策,以选择最能提升其产品功能的再质押生态系统。
总结
再质押为高风险加密资产持有者带来了新的收益途径,也为开发者提供了补充功能。然而,这并非市场的“救世主”,而是加密生态中一个有趣的补充工具。它不仅推动了技术选择的多样化,还为链上资产创造了全新的衍生品市场。
再质押将带来更多的经济安全、保险机制以及链上资产管理的新模式。在未来的加密市场,代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开发者将在众多可供选择的再质押资产和协议中做出明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