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诞生与发展
以太坊(Ethereum)诞生于2013年末的设想,2015年7月正式上线。从2014年夏天开始,我便开始深入研究以太坊。十年过去了,这段历程中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回顾以太坊的里程碑时,审视我们当初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极具意义。
公链与代币的多样化
区块链因其天然的网络效应而具备强大的聚集性逻辑。原本我们期待区块链世界会整合成少数几条主要公链,甚至可能出现“一条链统治所有”的局面。而以太坊最初的设计目标也包含了这一理想,希望通过一条链满足所有需求。这一设想与当时为每个功能开发独立区块链的风潮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现实的发展却出乎预料。以2024年为例,全球共有超过250万个加密货币代币——这一数字较2021年翻了五倍。其中,市值超十亿美元的代币和区块链数量也超过50个。尽管有些项目并未被广泛采用,但市场的多样性显而易见。
区块链的弹性与发展
与社交网络或股票市场不同,区块链行业并未出现显著的整合趋势。反之,尽管一些区块链项目开发停滞甚至暂时搁浅,但它们往往依然存在,并有机会在未来复苏。例如,狗狗币(Dogecoin)在经历了多年沉寂后,于2020年再次爆发活力,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中少见。
市场机制未如预期发挥作用
在区块链发展的早期,人们普遍认为去中心化的市场会打破传统壁垒,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例如,暗杀市场这一极端例子,允许用户对特定人物的生死下注。然而,这类市场虽然在2018年短暂出现,但并未大规模推广。此外,尽管去中心化的链上保险概念早已提出,但至今依然停留在边缘应用。
相较之下,预测市场(如选举和体育赛事)则表现出显著的吸引力,并且得益于区块链的技术支持,这类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交易量激增。然而,仅仅拥有去中心化市场的技术能力,并不足以促使它们成为主流。未来,这类市场能否进一步发展,仍需观察。
机构的采用与预期的偏差
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新资产的创造,而非现有业务的迁移。与科技行业早期的模式不同,政府和大型机构并未如预期那样率先采用区块链技术。反而是消费者市场,特别是与数字资产相关的应用,如NFT,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耐克通过NFT获得了惊人的1.85亿美元收入,iShares的比特币信托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超过了200亿美元。
在资产上链的进程中,初创公司表现得更加敏捷与成功。泰达币(Tether)目前的市值已达1200亿美元,成为最显著的成功案例。相比之下,尽管大型金融机构如贝莱德管理着超过9万亿美元的资产,但它们在区块链上的动作却寥寥无几。
总结与展望
回顾以太坊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个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在某些方面令人失望,但在其他方面却令人惊叹。正如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在1997年致股东信中所述:“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等待。”面对未来,保持务实与乐观的态度,我们都有机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