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13F报告季的到来,投资机构纷纷披露了他们在现货比特币ETF上的持仓情况。这一数据表明,对这一资产类别的兴趣正在快速增长,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一、什么是13F报告?
13F报告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所有管理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定期提交的一份报告。基金需在每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提交,报告内容包括基金的持仓情况及其增减仓信息。
13F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有关基金持仓的重要信息,尽管报告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不包括基金的做空情况。不过,它仍然是分析投资趋势和市场情绪的有力工具。
二、机构基金在现货比特币ETF上的持仓情况
高盛: 截至6月30日,高盛已投资约4.18亿美元购买几只现货比特币ETF基金,其中主要持仓包括贝莱德的现货比特币ETF(IBIT),持仓近700万股,价值逾2亿美元。此外,高盛还持有富达现货比特币ETF(FBTC)和景顺的BTCO。
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持有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IBIT)550万股,价值接近2亿美元,还少量持有ARKB和灰度的GBTC。
美国银行: 截至6月30日,美国银行持有价值280万美元的IBIT和150万美元的FBTC。
对冲基金公司:
养老金:
三、总体持仓变化:
根据彭博社数据,截至13F报告提交截止日期,共有701支新基金报告持有比特币现货ETF,使总持有者数量接近1950家。这些基金中,约66%的机构通过美国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持有或增持比特币,而22%的资产管理者保持稳定,仅21%减仓,13%退出。
总结:
自从现货比特币ETF获批以来,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不断增加,标志着比特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接受度不断提升。相比散户,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更为稳健,这有助于比特币价格的稳定,对整个加密市场的发展也更为有利。
未来,随着更多主流机构的加入,比特币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参与并共享这一市场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