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对7月非农就业数据反应过度,美联储保持谨慎乐观
从历史上看,华尔街在面对潜在衰退风险时,往往更加关注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而对降息的渴望总是超过对加息的担忧。这种市场心理使得在7月FOMC决议未如市场最乐观预期般降息后,市场情绪出现了强烈波动。
7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这引发了市场普遍对美联储“动作迟缓”的不满,导致主要资产价格暴跌。然而,这种市场反应可能并未充分考虑到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也未必意味着经济正面临深度衰退。
美联储可能并不认为目前存在巨大的经济衰退风险。根据美联储会议纪要,官员们在制定货币政策决策时,会考虑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变化中的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鲍威尔在7月FOMC会议上保留了一部分鹰派立场,表明他并不认为当前需要紧急采取降息措施,而是继续关注通胀的潜在风险。
美联储的谨慎态度可能是吸取了2020年大规模刺激政策带来的教训。在现阶段,如果大幅降息,可能会导致通胀卷土重来,削弱抗通胀成果。明年FOMC票委之一、芝加哥联储主席Goolsbee也表示,不应对单月数据反应过度,这一观点支持了美联储暂缓降息的决定。
二、单月数据疲软并不必然预示衰退
美国经济目前处于“增长放缓”状态,但尚未进入深度衰退阶段。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并未公布具体的衰退判断标准,但从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数据来看,6月的个人消费和可支配收入与年初相比并未显著变化。同时,生产产出有所改善,仅就业数据出现了较大下滑,因此很难断言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
近期发布的其他经济数据也显示,美国经济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和韧性。例如,7月ISM非制造业指数和8月初的失业救济申请人数均超出预期,缓解了市场对经济急速下滑的担忧。这些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可能并不像市场价格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三、7月非农就业数据下滑可能受偶然性因素影响
7月初,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了自1851年以来同期最强的飓风“贝丽尔”,导致数百万家庭和企业停电,并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报告,7月因恶劣天气未能参与工作的非农职工数量达到43.6万人,创下了7月份的最高纪录。尽管BLS声称飓风对就业数据影响不大,但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飓风对就业市场的破坏显然对非农就业数据产生了显著影响。
四、移民涌入与劳动力回流对失业率上升的结构性影响
疫情后大量非法移民涌入美国,使得低技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导致失业率上升。此外,随着疫情限制措施的放松,许多因健康担忧、育儿责任等原因离开劳动市场的工人逐步回归。这一趋势虽然是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但在短期内也增加了失业率的压力。
与此同时,疫情期间的财政支持措施逐步缩减,迫使一些原本依赖福利的工人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失业率的回升。然而,这种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对通胀可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为美联储未来的降息操作提供更多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