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轮周期中,许多正常运作的风险投资(VC)实现了盈利。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VC大幅度扩张了基金规模,并进行了多轮融资。然而,这种扩张也带来了资金过剩的问题。在好项目稀缺的情况下,VC们被迫提高融资轮次,抬高估值,甚至为一些并不急需的项目提供资金。这一策略不仅增加了优质项目的成本,也提升了币民的心理预期。
老项目的重融资现象也日益严重,三年前失败的项目如今再度出现融资机会。VC和项目方的策略演变为一种“割韭菜”的游戏,项目完成后无法发行代币,导致会议上气氛尴尬。尽管有些项目成功发币,但VC们往往在6个月或12个月后迅速解锁并套现。结果是,VC难以盈利,最终受害者是有限合伙人(LP)。
新兴项目:泡沫与陷阱
成熟的创始人在选择项目时更倾向于大型项目,因为无论项目大小,投入时间和卖币的方式基本相同。大项目通常伴随高估值和基础设施建设。然而,目前出现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缺乏实际应用或收入,只能通过自补刷量来提升表现。
这些项目利用VC提供的资金,开盘时通过高估值迅速卖出代币,但买盘枯竭后,币价通常会迅速下跌。尽管项目方努力制造波动以继续出售代币,但大多数项目仍难以维持持久的市场表现。项目的本质往往是出售代币,而极少数项目真正致力于创造价值。
老项目:重生与失落
许多曾经失败的项目通过重融资的方式重新上场,大部分通过KOL(关键意见领袖)轮融资,少部分依赖基金接盘。这些项目为了上市而继续融资刷数据,但往往缺乏真实用户和用例,无法上主要交易所,只能选择贿赂其他交易所或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这些项目最终面临归零的命运,因为它们大概率不会认真运营。
头部交易所:流动性与利益
交易所为项目方提供链上池子服务,项目方通常需要为此支付费用。为了迎合大户的利益,交易所积极上线符合自身利益的项目,包括有用户、创新性或能与其他交易所竞争的项目。交易所的角色不仅在于提供流动性,还包括用户教育,这使得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交易所的本质在于收取用户本金并从中获利。
ETH:建设与反思
大户们逐渐改变策略,从POW(工作量证明)转向POS(权益证明),更注重利益最大化而非实际建设。ETH目前的主要买入理由是质押和ETF,但这些因素对散户的影响有限。尽管ETH拥有最多的开发者、节点和生态项目,然而许多ETH上的项目只关注如何向散户出售虚拟代币,缺乏真正的价值创造。结果是,ETH市场对散户不再友好。
SOL:风靡与风险
SOL的生态系统在本周期内表现活跃,大户们利用大量SOL进行市场操作,推出各种memecoin(模因币)并引发市场FOMO(害怕错过)。KOL们通过喊单赚取注意力,形成了市场上的财富转移和价格波动。尽管SOL的生态系统因memecoin的繁荣而充满活力,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回滚风险和虚假繁荣的隐患。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总体来看,当前区块链行业的投融资生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泡沫与实际价值的错位使得行业面临新的挑战,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真正的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