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BitMEX Research的报告,对比了攻击工作量证明(PoW)和权益证明(PoS)网络的经济成本。我们探讨了租赁算力与购买质押权益的成本,并纠正了普遍认为PoS网络攻击成本更高的误解。研究表明,理论上,攻击这两类网络的成本差异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巨大。
在加密货币领域,PoW(工作量证明)与PoS(权益证明)各自的攻击成本常被讨论。虽然一些分析认为PoS系统由于代币的高昂价格更难以攻击,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未必全面。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对比租赁算力与购买质押权益的成本,揭示攻击这两种系统的真实经济代价。
理论分析:攻击成本比较
为了全面了解攻击成本的差异,我们首先进行一个理论分析。假设某个高级官员试图通过巨额资金攻击加密货币网络,我们将比较攻击比特币(PoW)与以太坊(PoS)的成本。
全节点与共识规则
比特币以其全节点的高密度和稳定的共识规则而著称,这些节点低成本运行且对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在攻击成本的比较中,我们将暂时忽略这些因素,专注于PoW与PoS的攻击经济学。
攻击成本分析
假设比特币的价格为60,000美元,年区块奖励为3.125 BTC,总收入约为100亿美元。如果要攻击比特币,租用算力的成本将接近这一收入。考虑到现实中的溢价,攻击者每年可能需支付120亿美元,净成本约为20亿美元。如果攻击成功,比特币价格可能暴跌,实际成本可能达到60亿美元。
与之相比,以太坊的质押权益年收入为30亿美元。假设存在20%的溢价,攻击以太坊所需的年成本为6亿美元。若只需一部分质押权益,攻击成本可能降至12亿美元。因此,相对而言,以太坊的攻击成本明显低于比特币。
购买与建设
对于实际购买和建设的攻击方式,我们分析了购买挖矿设备或质押权益的成本。攻击以太坊的费用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而攻击比特币的成本也接近这一水平。尽管如此,由于技术进步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实际攻击成本和风险可能更高。
没收风险
攻击者还可以尝试通过法律手段或武力没收算力或质押权益。虽然这种方式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但其实施难度和风险也值得关注。一般来说,从托管服务中没收质押权益较为简单,而挖矿资产则更容易被发现和扣押。
结论
虽然普遍认为PoS网络的攻击成本较高,但实际上,PoW与PoS系统的攻击成本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我们的分析基于租赁与购买成本的比较,表明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两者的攻击成本相对接近。长期来看,挖矿和质押的分布对抵抗资源丰富国家的攻击至关重要。未来的发展可能会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分布和质押服务提供商的经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