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公链市场和区块链行业中,成功的投资背后需要深刻理解的是什么?山寨币市场的波动和复杂性让人感到疑虑,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寻找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长达十年的观察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也不完全理解为何某些公链能够长期稳居市值前列,以及为何顶级公链能够吸引数以亿计的资金,而其他项目即使市值仅为百万千万却难以吸引足够的关注。我喜欢用简单的方式解析复杂的问题,因此我试图从根本原理出发进行分析。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股价(P)等于利润(E)乘以估值(PE)。因此,股价的长期影响因素仅限于利润和估值。
首先是估值(PE)。这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成长性、利率、市场渗透率、行业空间、央行政策等。巴菲特曾表示不愿意投资比特币,因为比特币没有现金流(可以视为利润),从长期来看,这种看法大多正确。然而,上述股价公式仅考虑了利润(E),而未考虑估值(PE)。因此,像MEME和BTC这类资产都可以归于估值(PE)因子,只要其能持续吸引人们投资,即使没有持续现金流,它们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升值。然而,这建立在一定市值内的前提下,市值越大,吸引资金的门槛就越高,没有持续现金流的支持,长期的稳定增长非常困难。
其次是利润(E)。我们应当更加深入探讨这一点。利润来自营收,因此要推动股价上涨,营收必须增长。那么,如何实现营收增长?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的定义,即通过向他人提供商品或服务而获利。2006年,段永平用62万美元买下了巴菲特的午餐,并问了一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投资最关注的是什么?”巴菲特的答案是商业模式。一家企业如果不知道如何盈利,是无法持续发展的。推动美股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是利润,而不是其他短期因素。
那么,币圈的商业模式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主要包括区块空间费、交易费用(包括DEX和CEX)、借贷利差、稳定币手续费、MEV等,其中最隐蔽但也最重要的是兜售区块空间的新型商业模式。公链通过Gas费用来衡量和收取区块空间的使用费用,全球消费者每次交易都需要支付这种基础费用,以获取全球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的访问权。
以前,我对“价值互联网”这个术语并不理解。我们知道,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免费的,例如图片、文字、视频等,一份信息可以无限复制。因此,在互联网的早期发展阶段,人们对如何实现盈利感到困惑。后来,随着SaaS订阅服务、广告和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的出现,互联网逐渐摸索出了赚钱的方式。
区块链的商业模式有何不同?币圈的“价值互联网”实际上是“付费互联网”,即每次交互都需要支付Gas费用。区块链最初的目的是解决货币属性的问题,与免费的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货币属性得到解决后,公链引入了新的商业模式:用户支付Gas费用以使用区块链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传统互联网企业通过租用服务器和计算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从中获取盈利。而在区块链上,用户直接为项目的运行成本买单。全球消费者每年支付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Gas费用,这构成了公链的主要营收来源。例如,TRX上的USDT已经发行了600亿美元,占据了USDT市场的一大部分。TRX每年从USDT转账中获得4-5亿美元的收入,其中75%来自转账费用,这为TRX提供了稳定的利润来源。如果以20倍PE估值,TRX的市值约为80亿美元,但更重要的是未来这个数据是否能扩展十倍或更多?SOL通过其支付和开放金融功能能否在未来夺取更多市场份额?这些问题需要更深入的讨论,但在选择投资对象时,考虑增长潜力至关重要。
因此,公链作为一个具有现金流和利润的实体,其商业模式是清晰可见的。剩下的挑战在于如何制定战略,扩大营收、增加市场份额并降低成本,以符合商业发展的路径。
在币圈,许多项目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即它们自身也不清楚如何实现盈利。与企业界五百强企业的存活率只有3%相比,投资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3%的项目并持续持有。尽管投资理念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极为困难。未来可能会涌现数以万计的新项目,如何识别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投资目标?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胜过故弄玄虚。在币圈,理解技术背后的商业潜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当关注的不仅是技术本身的发展,更应深入分析其如何产生营收和利润,以及未来如何扩大市场份额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