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生态最近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技术突破,Zulu 宣布成功利用比特币脚本实现 zk-SNARK 验证(ZKP)。此次创新涉及主流的 Groth16 和 FFlonk 算法,并将相关代码提交到 BitVM 存储库。
实现比特币脚本进行 ZKP 意味着比特币网络可以对 Layer 2 进行验证,这极大地增强了 Layer 2 继承比特币网络安全性的能力。比特币网络以其强大的 PoW 机制和高度安全性著称,此次突破让比特币网络的编程性限制得以进一步突破。
比特币 Layer 2 的现状与挑战
由于比特币网络的编程性限制,实现 ZKP 一直是个难题。现有的大多数比特币 Layer 2 解决方案并不是真正的 Layer 2,因为它们的链上状态无法在比特币网络上直接验证。而以太坊的 Layer 2(如 zk-rollup 和 op-rollup)则是通过以太坊主网进行验证,确保 Layer 2 的安全性。
比特币 Layer 2 继承其网络安全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质押原生 BTC,由 PoS 网络管理,二是利用比特币自身的 PoW 网络。而 Zulu 此次实现的 ZKP 正是增强比特币网络验证能力的关键一步。
zk-SNARK 与比特虚拟机(BitVM)
zk-SNARK(简洁的非交互式知识论证)通过数学算法构建证明系统,使验证者在不了解原始数据的情况下验证数据的正确性。目前以太坊的 Layer 2 有 zk-rollup 和 op-rollup,其中 zk-rollup 被视为最终形态,因为它通过 zk 算法将交易批量打包,并生成 SNARK 证明提交到主网。
BitVM 作为比特币脚本的重大创新,使得比特币网络具备了图灵完备性。去年 10 月,Robin Linus 提出了 BitVM,通过验证一种特殊的 NAND 门逻辑,解决了计算问题。最近,Robin 又提出了 BitVM 2 的设计方案,这使得 Layer 2 可以在比特币网络上进行验证。
Zulu 的贡献与未来
Zulu Network 在 BitVM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实现 zk-SNARK 验证的核心推动者。上周,Zulu 完成了对 Groth16 脚本的切分,共切分出 1701 个子脚本。这一突破意味着 BitVM 即将实现商业化应用。
Zulu Network 是比特币生态中的双层网络,其 Layer 2 是一个 EVM 兼容的 ZuluPrime,而 Layer 3(ZuluNexus)创新性地统一了 UTXO 和账户资产类型,实现了基于 UTXO 模型的智能合约。Zulu 正在开发支持资产发行的 Zulu Bridge 和去中心化的 ZK 桥,为用户提供链上操作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