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底层技术,并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已将“区块链”列入“十四五”重点发展产业,主要金融机构在区块链+金融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建议商业银行进一步发挥优势,提升技术,牢牢占据区块链金融应用的领先位置。
关键词:区块链;数字经济;金融应用;建议
区块链技术以链式数据结构和分布式账本为基本特征,能够实现数据多方维护、交叉验证、全网一致、不易篡改、资源共享,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探索逐步深入,落地场景不断丰富。
(一)技术快速发展
区域链数据库、P2P网络、密码学算法等基础组件技术已较为成熟,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多链融合、链上存储可扩展性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球区块链专利达到5.14万件,当年新增1.03万件,中国新增8200件,已连续4年远超美国。
(二)政府大力扶持
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区块链扶持力度。政策层面,中国、德国、韩国、印度等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资金层面,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区块链应用支出规模达43.1亿美元,2023年将达145.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7%。2020年中国应用支出规模约为5.6亿美元,其中,银行业占比约为40%。
(三)应用范畴宽泛
金融,已在数字货币、支付清算、票据与供应链、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等细分领域走向实践应用;医疗,应用于电子健康病例、DNA钱包、药品防伪和医疗数据隐私等;政务,涵盖数字身份、电子存证、产权登记、工商注册、数据共享、行政审批等场景。此外,在教育、交通、农业等行业均广泛开展探索。
(一)应用广泛深入
从国际来看,全球有超过100家银行进行了区块链探索。如汇丰银行开展了全球区块链首笔贸易融资交易;摩根大通推出区块链支付结算工具JPMCoin,吸引全球80余家银行参与;富国银行宣布试点稳定币 “富国银行数字现金”等。此外,国际互联网巨头及IT厂商也纷纷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如Facebook推出加密货币Libra;IBM、Ripple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等。Ripple在全球已覆盖40多个国家,成为SWIFT的积极竞争对手。
从我国来看,主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均积极布局区块链,主要集中于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资金管理、支付清算、数字资产及衍生领域。
1.供应链金融。利用区块链难篡改可溯源的特性将核心企业的信用(票据、授信额度或应付款项确权)转化为数字凭证,使信用可沿供应链条有效传导,降低合作成本,实现信用打通。
典型案例:腾讯云融资易动产质押融资平台。腾讯云将区块链技术与仓单质押融资场景融合,对进场货物进行识别、采集、监控,并将相关事件记录在区块链上,实现仓单记载货物信息的真实可信。同时仓单也可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实现质押交易流程数字化管理,有效解决传统的仓单造假、一单多押、虚假抵押、贸易商挪用资金、确权难、估值难等问题。
2.贸易融资。打造多机构参与的贸易融资平台,连接商户、金融机构、仓储管理、物流公司、监管机构,将交易过程中的货物、单据、物流、监管信息等数据流上链,满足企业对在途和仓储实物商品融资的需要。
典型案例:联动优势科技跨境保理融资授信管理平台。根据供应商交易和资信等信息对供应商进行信用评级,为供应商定制优惠利率,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解决了跨境贸易时,大额授信额度融资方式不够灵活、保理公司订单真实性审核与信用评估流程复杂等痛点。
3.资金管理。将资金管理流程中的预算、审批、支付、对账等核心信息上链,形成信息流、审批流、资金流三流合一。资金流转信息可直接从银行获取,配合链上数据难以篡改的特性,使得财务欺诈与数据造假的难度大幅提升,降低了财务风险。
典型案例:雄安征拆迁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由工商银行承建,使用“工银玺链”为底层技术平台,政府各部门、各商业银行组成联盟链,对接政府各部门系统、雄安新区数据平台、银行核心系统,将征迁测量数据、征迁合同、资金审批、结果查询全流程链上管理;通过智能合约向银行发送资金支付指令,资金从县级财政专户直接发放至新区征迁安置对象账户,保障征迁资金的高效、安全、准确发放。
4.支付清算。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跨机构支付清算平台,可以在交易双方之间直接共享交易数据流,简化对账处理流程,作为传统支付产品的有效补充。
典型案例:中国银联区块链跨境汇款服务平台。中国银联、中国银行合作,由趣链科技提供区块链底层技术,依托于银联的“银联速汇”业务,利用区块链平台的安全性和信任机制来管理与记录境外汇款人向境内收汇人汇款的所有关键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使得汇入、转接、收汇机构可以查询到交易流转,实现信息的实时同步,将汇款信息查询效率从几十个工作日缩短到秒级。
5.数字资产。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网络,允许资产发行方、资产交易方、交易所、流通渠道在内的各机构多方参与并按照自身角色在链上开展业务,实现数字资产的登记、发行、流转和清结算。
典型案例: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ABS项目管理平台。通过将申报材料、证券金融产品的状态等记录在区块链上,债券投资人能够清晰查看项目从产生到发布的全过程,保证了资产的可信度。区块链天然的免对账或者高效率对账的优势,免去目前不同机构之间进行对账的第三方信用、时间成本和资本耗用,有效地提高了资金清算的效率。区块链完整记录了底层资产以及项目的全流程信息,可提升资产穿透力,便于数据统计和监管审查。
(二)挑战及前景
1.挑战。区块链金融应用仍处发展初期,整体上金融领域应用处于局部业务流程优化和创新的“点”的层面,跨机构、跨领域、跨行业的由“线”到“面”应用尚未出现,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技术融合集成还存在一定困难。主要体现在开发效率低、可扩展性差、网络结构复杂、升级维护不灵活等。
二是对国外技术依赖蕴含法律风险。如,GitHub在其使用条款中明确规定不得违反美国及其相关司法辖区的出口管制或制裁法律。
三是密钥安全仍存在一定隐患。私钥遗失或被盗等情况会危害私钥所有者利益,且私钥唯一性使得损失难以补救。2020年,全球区块链生态安全事件共200余起,金融安全事件占59%。
四是数据真实完整性有待提升。部分区块链应用创新未经严密论证,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反而可能因信息失真而造成潜在损失。
2.前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预计三大趋势:
一是合作金融服务模式逐步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技术互信的基础平台,可以为银行间的业务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中小银行,可以通过构建行业联盟的方式,提升整体的服务实力。未来,各银行可能组成业务受理联盟,通过统一的平台窗口对外提供独立服务,或是更进一步通过统一渠道受理业务后,再通过撮合竞价或股权比例方式进行利润共享、风险共担。
二是金融服务范围向数字资产扩展。使用区块链技术帮助实现数据确权后,极大丰富了“数字资产”的内涵,原本因产权不明晰而阻碍了合法有偿使用的各类数据资源,将逐步成为可交易的资产,从传统的知识产权,扩张到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各类线上投融资交易平台在技术上的可靠性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提升后,资产交易的公开透明度将得到提升,“整体资产数字化、数字资产证券化”的范围将越来越广,相关数字资产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将可预期。
三是共建一体化新型金融服务生态。随着客户金融需求日趋生活化、场景化,通过“金融+场景”的方式开放合作,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成为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必须具备的一种新能力。基于区块链技术,金融可以与政务、医疗、教育等领域更加紧密地融合,通过数据的可信共享、业务流程的无缝交汇,在全新的开放共享、多方共治的协同架构下,最终融合形成一体化的新型服务生态系统,实现服务模式、服务品质、服务生态的多重升级。
(三)监管积极理性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我国不断明确相关技术标准,鼓励合规探索。如,中国人民银行已正式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JR/T 0184-2020),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推进了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系统通用评价规范、区块链跨链协议等标准研制工作。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金融业务运转与商业模式都将产生新变化,需要商业银行思考与应对:
一是持续提升技术,推进区块链底层技术和新型技术双突破,做好产品技术验证和试点项目推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大资源投入,持续优化关键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培育壮大创新实验室,为推动区块链应用奠定基础。
三是加强“链上”金融风险抵御能力。充分考虑监管要求和法律适用问题,做到风险管控安排与产品创新服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持续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发挥好数据要素价值,开发支持知识产权的投融资产品,进一步推进区块链多场景应用。
原文发表于《现代金融导刊》2021年第5期
区块链公链开发,区块链浏览器开发, 区块链白皮书的撰写,区块链去中心化交易系统搭建,区块链钱包+ 挖矿系统,DeFi模式开发,企业链改+溯源系统,区块链电商/商城通证购物系统及其他区块链游戏等定制类开发服务。选择都市微生活区块链开发,让您的企业快速迈向区块链+时代。如有需求可在线咨询或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也可与我们联系188 2524 0635。0755-8657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