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价值核心在于其购买力,而非其具体数量或重量。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平衡调节货币购买力,确保货币既不过剩也不断缺。尽管个体现金储备可能过剩或短缺,但这可以通过调整消费和投资来解决。为增加货币数量的支出可视为浪费,因为这些资源本可用于其他有用服务。虽然纸币可减少制造货币的成本,但大规模通胀的灾难性后果表明,这种方式并不总是有利。货币的非中性性质意味着任何政府试图影响购买力的政策都会带来不公平的结果。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非精确的经济学概念,误解这些概念可能导致不当的经济政策。
货币的价值核心在于其购买力。当人们持有现金时,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这笔钱能买到什么,而非货币的具体数量或重量。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平衡来调节货币的购买力,确保货币既不过剩也不断缺。
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货币和间接交换带来的便利,无论货币总量如何。货币购买力的波动会在社会成员间引发财富的再分配。有些人试图通过这些波动获利,认为货币供给有时会短缺,有时会过剩,这种追求可能导致通过调节现金数量来影响购买力的政策出台。然而,调整货币供给既不会提升货币的服务功能,也不会削弱它。
个体的现金储备可能会过剩或短缺,但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消费和投资来解决(当然,不能混淆对现金的需求和对财富的渴求)。整个经济体的货币总量总能确保每个人都能从货币的使用中获得应有的好处。
从这个角度看,为增加货币数量而产生的支出可被视为浪费。用来制造货币的资源本可用于其他有用的服务,减少这些资源在其他用途上的可得性是一种多余的限制。这种观点促使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使用纸币可以减少制造货币的成本,带来极大好处。
然而,研究货币史的学者会发现,纸币引发的大规模通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让黄金生产的高成本显得微不足道。即使政府实施可靠政策,也无法改变信用货币和法定货币管理中的固有问题。
因为货币不是中性的,其购买力也无法保持稳定,政府试图影响购买力的政策总是基于统治者的价值判断,必定以牺牲部分人为代价,无法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或“公共福祉”。在货币政策领域,没有所谓的“科学的应该”。
市场决定了黄金和白银成为货币,而政府的干预往往弊大于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不是精确的经济学概念,它们来自日常言谈,隐含着货币应该中性且购买力稳定的错误假设。实际情况是,货币购买力从未保持不变,因此总是存在通胀或通缩。
这些术语缺乏精确性,适用于历史学和政治学。在解释经济史事件和政治纲领时,可以使用这些概念,但必须认识到它们的局限性。通胀和通缩通常指的是导致货币购买力巨大变化的现金数量变化,而不是货币供给的变化。
"通货膨胀" 和 "通货紧缩" 是指旨在引发购买力巨大变化的政治计划。语义革命改变了这两个术语的传统内涵,现在许多人将通胀和通缩用于指代商品价格和工资率的变化。这种用法混淆了概念,助长了通货膨胀的蔓延。
通胀和通缩的新含义是误导性的,必须予以拒绝。反对增发大量货币的政策时,必须清晰地指明其弊端,而不是混淆症状和病因。对通胀的误解可能直接导致更多的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经济状况。